黄芪是补气良药,侧重补肺气。黄芪具有益气固表、利水消肿、敛汗固脱之功效,与党参一样,都是补气中药。然而两者仍有不同,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,中药党参侧重补脾气,而中药黄芪,侧重补肺气。
功效一:益气固表,利水消肿益气,就是健脾气补肾气;固表,简单点说,就是加强机体防护功能,用中药黄芪泡水喝,可益气固表。另外,黄芪还具有利水退肿功效。中医称,脾主运化,负责运化水液在机体中的消化、吸收、代谢、排泄,而这些功能均依靠脾气功能正常来维持。脾气亏虚,运化水液的功能不好,水液在体内滞留,便会出现水湿浮肿症状。生黄芪既能补气以治本,又能利水以治标。
功效二:补气升阳炙黄芪补气升阳功效较强,因此善补脾肺之气。脾为生化之源,肺主一身之气,脾肺气虚的人,常感头目眩晕、消化不良、倦怠乏力、食欲不振、大便溏泄,用党参、黄芪、白术等治疗效果好。
功效三:止虚敛汗中医认为,卫气主管机体表面汗腺的分泌,如果卫气不足,汗腺失去控制,会出现自汗现象。自汗是不因劳累活动,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,不因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,而自然出汗,是病态的。黄芪有止虚汗的作用,用于因体虚而出汗过多的各种自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