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慢性疾病之一,在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,糖尿病的患病率达9.7%,作为糖尿病最主要的并发症,糖尿病肾病困扰着不少患者,该病也是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。
??数据显示,病程超过十年的Ⅰ型糖尿病患者中,30%至40%发生糖尿病肾病,堪称首位死因。在Ⅱ型糖尿病中,也有约两成患者患病。顽固的糖尿病肾病,有什么新的治疗手段?记者采访了上海中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唐红教授,请她讲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进展。
转自《解放日报》记者顾泳
糖尿病患者怎样诊断患有肾病唐红教授说,许多患者对如何甄别是否患有糖尿病肾病并不了解。经常有患者问及,“我糖尿病这么多年,从来都是配配药,没有什么不舒服,不会有什么问题。”还有人说,“我尿常规中有蛋白,不过肾功能都好的,我肾脏没问题。”也有患者问:“我小便中有泡沫,是不是肾脏坏掉了?”由此看来,目前,很多患者对糖尿病肾病的认知和重视远远不够。
专家表示,糖尿病患者应按照常规进行肾病筛查,Ⅰ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5年后,可以进行初筛,Ⅱ型糖尿病患者则一经诊断就可进行筛查。最基本的检查是尿常规,检测是否有尿蛋白,这种方式有助于发现明显的蛋白尿,但其缺点是会遗漏微量蛋白尿。一般门诊可测定尿中的白蛋白与肌酐比值,以此来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是否升高。若是结果异常,应该在3至6个月内再重复检测两次明确诊断。
其次,每年检测血清肌酐浓度、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也很重要。唐红说,确诊糖尿病肾病前,必须排除其他肾脏疾病(如单纯肾源性血尿或蛋白尿伴血尿,短期内肾功能迅速恶化,显著肾小管功能减退等)。糖尿病肾病一般分为五期:
I、II期为组织学上的改变,是可逆的;
III期:主要是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(尿蛋白/肌酐:30-mg/g)或尿白蛋白排泄量30-mg/24h),尿常规阴性,肾小球滤过率正常;
IV期: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mg/24h,尿常规蛋白阳性,尿蛋白定量0.5g/24h,肾小球滤过率开始降低;
V期:血清肌酐超过正常上限。四种中医肾病证型怎么治其实,糖尿病肾病在中医里也有相应体现。专家解释:糖尿病中医称之为“消渴病”,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,多将其归于“消渴”、“水肿”、“尿浊”、“肾虚”、“癃闭”等范畴,也可称之为“消渴肾”。《景岳全书》云:“下消者,下焦病也,小便黄赤,为淋为浊,如膏如脂……其病在肾。”消渴肾的病位在肾,肾虚而致精津不固出现尿浊,尿如脂膏。肾为水脏,肾虚则水液代谢失常,出现水肿。中医临床,通常把消渴肾分为四种证型:气虚血瘀肾亏证、阳虚水泛证、阴阳两虚证、浊毒内蕴证。
唐红介绍,气虚血瘀肾亏证主要表现为腰酸乏力、肢体疼痛如针刺,尿有泡沫,舌体胖或者舌色暗紫,以益气活血补肾为治疗原则,可用芪丹糖肾颗粒加减,方中主要包括黄芪、丹参、山萸肉等。芪医院研制的专门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,它能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,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,改善肾脏病理变化,早期服用也可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。
阳虚水泛证主要表现为怕冷、面色泛白,面浮肢肿,舌淡胖、苔薄白。以温阳利水为治疗原则,选用五苓散加减。方中包括茯苓、猪苓、白术、桂枝等。
阴阳两虚证可出现口渴、五心烦热、畏寒肢冷、夜尿频多等症状,主要以滋阴助阳为治疗原则,选用金匮肾气丸加减,方中包括熟地、山药、山萸肉补肾阴、茯苓、泽泻利水、桂枝、附子温肾阳等。
浊毒内蕴证可表现为神疲乏力、肢体困重、胸闷憋气、胃口不佳,恶心呕吐,头晕目眩,面色黧黑等,主要以降浊化瘀为治疗原则,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,方中包括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、川芎、赤芍。在以上辨证论治基础上可进行加减,若出现蛋白尿可以酌情加用黑大豆、牛蒡子、黄芪等降蛋白之药,肌酐升高者也可加积雪草、六月雪、金蝉花等中药。中药针剂、中成药对症有效除却一些中药汤剂外,包括中药针剂、中成药等,对糖尿病肾病也有相当不错的治疗效果。专家表示,中药针剂如肾康注射液,银杏注射液、丹参酮等,具有益气活血补肾等功效;中成药如黄葵胶囊,具有清利湿热,解毒消肿之效,能改善水肿、蛋白尿、腰痛等症状;金水宝、百灵胶囊具有补益肺肾、固精益气之功效,能保护肾脏,延缓肾功能衰竭;肾衰宁片能益气健脾,活血化瘀、通腑泄浊,改善腰痛疲倦,面色萎黄,恶心呕吐等症状等。
除此之外,日常生活中部分食物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如玉米须、冬瓜皮、薏米仁可以利水消肿,改善肢体水肿、困重等症状;芡实、山药、莲子等有益肾固精之效可以减少尿蛋白排泄。患者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,根据个人不同体质、证型,选择合适的药物或食品。
专家最后提醒,糖尿病肾病患者须严格控制血糖、血脂、血压等相关指标,以减少肾病风险或延缓肾病进展。在饮食上,患者宜优质低蛋白饮食,因为尿蛋白排泄量与蛋白质摄入量密切相关,优质低蛋白饮食能延缓肾损害进展;建议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为7%,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。除妊娠期间外,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(ARB),两种药物在降压同时,可降低蛋白尿,延缓肾小球过滤下降速度,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。名医档案唐红主任医师、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。现任上海中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、西医内科教研室主任、中西医结合内科教研室主任。上海市“十大”中医高级临床人才之一。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、上海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、上海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。长期工作于医教研的第一线,治学严谨,积累丰富临床实践经验,多年来致力于中西医诊治内分泌及代谢系统疾病,临床经验丰富,针对不同患者开展个体化治疗,擅长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、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等。承担和参加多项科研课题研究。发表论文数十篇。专家门诊时间:每周二上午、每周三下午
年12月15日《解放日报》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医院!
欢迎点击右上角“分享朋友圈”推荐分享,或点击“查看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看白癜风到专业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