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芪,又名绵芪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厘米。主根肥厚,木质,常分枝,灰白色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有细棱,被白色柔毛。多年生草本,高50-厘米。产于内蒙古、山西、甘肃、黑龙江等地。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,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、保肝、利尿、抗衰老、抗应激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。但表实邪盛,气滞湿阻,食积停滞,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,以及阴虚阳亢者,均须禁服。由于长期大量采挖,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,有趋于绝灭的危险。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,国家三级保护植物。
黄芪是深根性植物,栽培地应选择土层深厚,土质疏松、肥沃,排水良好,地势高燥、向阳,海拔米以上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土壤,平地、山坡地均可种植。地下水位高,土壤湿度大,土质粘紧,低洼易涝的粘土或土质瘠薄的砂砾土,均不宜种植黄芪。 选好地后要认真整地,深耕改土,并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-千克,过磷酸钙25-30千克,饼肥千克。实践证明,深耕能加厚活土层,熟化土壤,增强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,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,促进微生物的活动,加速有机养分的分解,提高土壤肥力,利于根系生长。同时,深耕结合增施有机肥料,培肥地力,是夺取黄芪高产的有效措施。 整地以秋季翻地为好,一般深耕50厘米左右。整后要及时耙耱,清除田间杂草,石砾及残留物,打碎坷垃,做到地平土细。栽种前再翻耙两遍,整平耙细后作高畦或垄,畦高25厘米,宽1.2米,沟宽40厘米,畦面整成龟背状,四周开好排水沟。高畦栽培不但加厚和疏松耕作层,排水良好,而且吸热散热快,昼夜温差大,利于黄芪根部发育及营养物质积累。
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